稿件更像是感人事迹的自然流淌。”唐维红说,“官兵身上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团结、特别能奉献的‘老西藏精神’,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。”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”,是唐维红喜欢的两句话。在她看来,一次深入采访,不仅能产生优秀的新闻作品,更能给人精神上“补钙”和赋能。这既是记者的职业福利,也是新闻工作者向上攀登的初心。
时间的指针指向了2020年,唐维红带队完成了人民网策划组织的“大道康庄全媒体调研行”江西、青海线的采访,反映了两地脱贫攻坚、全面小康取得的成绩,面对的挑战与对策。
“尽管采访方式和呈现样式,有了很大的变化。但不变的是党报党网人对工作的投入,对人民群众的那份感情。”在对话过程中,唐维红分享了两张照片,一张是武汉疫情封城,人民网设计推出的海报《一场与疫情的赛跑 我们一定能赢!》。图片背景是疫情前武汉马拉松跑步的场景,为武汉抵抗疫情加油鼓劲。
她介绍说,在疫情期间,人民网通过报道平台,全方位报道人民战疫;搭建救治平台,利用人民好医生、领导留言板等板块助力病人收治;推进复工复产平台,为市场主体稳健运营建言献策;搭建大学生就业促进平台,帮助大学生有序就业。
第二张照片是《用爱接力 拥抱明天》线上马拉松活动海报,由于疫情,春季马拉松活动按下了“暂停键”,通过线上马拉松旨在致敬在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。
“我妈妈喜欢从手机上看视频,跟着一些健身博主学运动技巧。”赵欣觉得,教父母学习使用电子产品,可以让他们与这个时代联系得更为紧密,“数字时代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场”。
父母使用电子产品有哪些作用?调查中,78.9%的受访青年觉得可以便于他们进行社交联系,70.3%的受访青年觉得可以让父母就医、出行等日常生活更方便。其他方面还有:紧跟时代潮流(61.1%),更快捷地获取资讯消息(55.9%)和丰富兴趣爱好,充实生活(51.2%)等。
00后大学生刘芳(化名)说,自己承担了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使用电子设备的“重任”,在这个过程中,她也摸索出了一些窍门。“教长辈使用数字产品,得从他们的兴趣入手,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意愿”。
刘芳感觉,有的长辈碍于面子或怕自己学不会,就不愿意让年轻人教他们,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们展示学习数字产品的好处,“我教奶奶用智能设备,是从一个小音箱开始的。这个音箱功能非常简单,只有左右选歌键、音量键和开关,我给奶奶播放了她喜欢的评剧、老歌,她发现原来现在智能设备这么有意思,就愿意继续去学着用智能手机了”。
“老年人学东西确实要比我们慢很多,所以也要多给他们一些实践的空间。”刘芳说,可以让他们独立操作,自己在旁边指导,“成功叫到了车,下单了快餐,父母体验到成果,也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”。
“不过,有些智能应用在设计之初,更多是从效率角度出发,可能不太便于老年人操作。”刘芳发现,现在不少智能手机都推出了老年机,字体更大,功能更简洁,“如果其他智能设备也能有一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款式就更好了”。